欢迎光临~乐鱼网官网入口
乐鱼网官网入口
全国客服热线:

0519-83188355

科技创新

工业机器人再掀热潮减速器成降本关键!

来源:乐鱼网官网入口    发布时间:2024-07-17 10:19:08

  三大核心零部件(减速器、控制器和伺服系统)的成本占工业机器人总体成本的60%,其中减速器成本占比最高,达30%,其次是伺服系统(20%)和控制器(10%)。

  7月8日,机器人概念股再度走高,其中巨轮智能已经14天10板。实际上,机器人早已被用于多个场景,尤其是工业。

  而由于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减速器的成本占比和技术门槛颇高,相关公司备受关注。

  随着人力成本上升和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,中国机器人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。整个机器人产业链大致上可以分为上游核心零部件、中游设备制造商和下业应用商三个层面。

  然而,国内还没有可提供规模化且性能可靠的精密减速器生产企业。全球市场75%的市场被日本两家企业占据,旋片式线%。

  虽然中国机器人产业经过30年的发展,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基础,但与发达国家相比,仍存在比较大差距,产业基础依然薄弱,关键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。

  三大核心零部件(减速器、控制器和伺服系统)的成本占工业机器人总体成本的60%,其中减速器成本占比最高,达30%,其次是伺服系统(20%)和控制器(10%)。

  实际上,任何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,都需要仔细考虑降本,而工业机器人领域成本最高的减速器,则成了攻克的关键。

  精密减速器成为制约降低国产工业机器人成本的第一因素。相对于减速器,伺服电机和驱动器市场未形成主要厂商垄断现象,而且几大国际厂商在中国也建立了分工厂,供应充足,产品价格相对合理。

  在机器人用谐波减速器领域,哈默纳科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80%,在RV减速器领域,目前大部分市场占有率仍然被纳博特斯克占据,RV减速器国产替代空间较大。

  国内的一些公司在伺服电机和驱动器领域也有所建树,产品质量正在追赶国际广商,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。

  巨轮智能此前表示,公司Rv减速器已进入产业化阶段。丰光精密谐波减速机已处于小批量试制及工艺改进阶段。绿的谐波表示,新开发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目前已进入中试阶段,等待批量生产。

  据业内人士介绍,谐波减速器与Rv减速器国产化率均处于加速提升阶段,相关企业纷纷入局、扩产争抢市场份额。

  市面上加速器包括RV减速器和谐波减速器两款主流减速器,前者主要使用在于20KG以上的机器人关节,后者则在20KG以内的机器人关节。“比如轻负载机器人采用谐波减速器。”

  业内人士表示,谐波减速器技术壁垒高,国产替代正在加速进行。国内工业机器人用谐波减速器国产化率约30%,2025年国产化率有望提升至40%。

  中大力德表示,公司生产的减速器与国外产品在性能上差距不大,国产替代有加速的趋势,目前下游需求旺盛,并增加了很多新的应用场景,公司近几年一直在扩产,并计划将来进一步扩产。

  借鉴日本工业机器人崛起之路,核心零部件的自主可控是中国工业机器人崛起的前提。

  目前来看,谐波减速器已实现技术突破,可实现进口替代,但RV减速器由于传动精度、扭转刚度、稳定性等性能问题,仍然依赖进口。

  为进一步夯实国内龙头地位,绿的谐波谐波减速器继续扩产,2021年公司实现产量26.74 万台、同比增长138.34%。预计公司2022年年底将完成50万台扩产目标。国产工业机器人将进一步保持快速地增长,利好公司订单。

  此外,公司近几年通过 Y、E 等新系列新产品开发、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等,不断推动谐波减速器在更多行业的应用,打开未来成长空间。

  减速器第一梯队企业除绿的谐波外,最重要的包含南通振康、双环传动、中大力德和秦川机床等企业,2020年国产RV减速器市场占有率在30%左右。

  其中,秦川机床目前具备年产6-9万套的产能,2021年的RV减速器产销量超过3万台,约占到国产RV品牌市场占有率的20%-25%。其是国内唯一提供全系列新产品(5Kg-800Kg)的厂商。

  双环传动方面,目前已形成工业机器人用全系列RV减速器产品,预计2022年扩产后将达到80万台/年的产能。

  中大力德方面,减速器产品包含行星减速器、RV减速器和谐波减速器,其中RV减速器2018年开始批量供货,谐波减速器2020年开始批量供货。

  省市场监管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《辽宁省工业机器人等重点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工作方案》

  凡本站注明“来源: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网”的全部作品,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-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,没有经过本网站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站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。

  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(非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网)的作品,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犯权利的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如别的媒体、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如擅自篡改为“稿件来源: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网”,本站将依照法律来追究责任。

  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、数量较多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:联系方式;邮箱:。